隨選文章:《家庭生活》N種搭檔、N種快樂、N條規矩

2009/6/29

"形式一:搭伙吃飯 番禺某樓盤有一個叫做單身公社的自發團體,八九個單身男女共同請一個鐘點保姆做飯。他們的宗旨是:人人有飯吃,互相關心,共同快樂。 每天晚飯時間,八九個人湊在一起,有說有笑地一起享受住家美食。社員邱先生說:「平時一個人吃飯很無趣,現在吃晚飯成了一天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。飯後,一般大家會邊吃餐後水果邊繼續聊天,或者看看電視唱唱歌。」 而且,每個人在困難時都有人關心扶助。社員陳先生對記者說:「去年春節Flora生病,我們公社最年長的社員拎著水果第一時間去親切慰問了她。」除了生病,連失戀都包安慰,Flora說:「失戀時總會有人安慰我,不會感覺孤單。」 規矩:在單身公社有明確的規定。「公社分為「常委」和「非常委」,「常委」是幾乎每天都回來吃晚飯的,每個月交伙食費250元。「非常委」可能只有一半甚至四分之一的時間在公社用餐,所以伙食費酌情為「常委」的一半或四分之一;「常委」如不回來吃飯要在6點以前給當月主席打電話知會,「非常委」如要回來吃飯,則要在6點以前知會當月主席;公社成員輪值洗碗,並在洗碗值日表上打鉤;每月去一「常委」家開伙,被輪到「常委」交一套鑰匙到「藝術總監」處;7點半開飯,8點半主人不盛情挽留的話就自己走人。後修改為8點半以後,主人不趕的話就留下來;偶爾來之的客人可以不付錢,但要洗碗;抽煙的人士請到陽台去;自己盛飯,完全自助就餐。 形式二:搭伙請清潔工 王小姐與小玉是大學同學,當初就為了能夠經常走動、相互照應,買房時買成了對門。她們最固定的搭伙便是共同請一個清潔工。小玉說:「我們所用的家政公司到了週末雇鐘點工有最低消費時限四個小時,一家哪需要做那麼久啊,所以我們一商量,就決定雇一個,每家做兩小時。」此外,兩家人還可以互相關照,每回做清潔時只需要一個人負責看家就行,能省下不少時間。 規矩:要確保每家都能夠打掃乾淨的時間,不論是否超出四小時都平分費用;在請鐘點工前先商議時間。 形式三:搭伙租車 在廣州開店的溫小姐,家住番禺,平常出市區卻不愛搭巴士。「因為自己每天到處跑,有時離停的指定站太遠了,搭樓巴出入實在不方便」。於是,她便和小區裡有車一族形成了付費坐車的「搭伙」關係。溫小姐說:「無論我是在家還是在市區,給他們打電話,只要他們有空就會來兜我。這樣比等幾十分鐘一班的樓巴方便多了。」 規矩:小區到市區的價格基本是40元。如果去遠一點的偏一點的地方,商議加錢。 形式四:搭伙接送孩子 阿新的女兒與鄰居的女兒是同學,兩家人每天都要接送小孩上學放學,幹著同樣的事。於是他們一合計,就有了一個好主意,分工接送,早上阿新送她們上學,下午鄰居負責接回家。嘿,兩個小姑娘出出進進都有了伴了,成了棒打不散的好朋友。這不,阿新出國回來買巧克力都要一人一份,而且還要同樣款式,以顯平等。不過,因為這是天天幹的事,所以,雙方都要有責任心堅持下來。有次阿申的女兒病了,半夜看急診,次日當然請了假。阿申雖然也累,但還是把鄰居的女兒送到了學校。這就是現代人的做事規則,熟歸熟,職責分清。 規矩:在兩個小孩相處時,對待孩子要一視同仁,不要偏袒一方,以引起孩子之間的矛盾,並在大人心裡留下不快。除非有特殊安排,不要破壞合作規則,接送一方要準時盡責。因為一遲到就倆小孩啊。 形式五:搭伙做生意 去年7月,Shally與兩位住在同一社區的鄰居搭檔開了一家咖啡屋。「在一次社區單車比賽中我認識了我的搭檔,大家聊起來,竟然都對咖啡很有興趣,於是我們就約好去拜會行家。在談話中,我們都說起在小區裡沒有情調比較高雅、適合社區居民的咖啡屋,而且我們又都有開店的興趣,就一拍即合」。 Shally對記者說,搭檔做生意選擇合作夥伴是很重要的,社區為她提供了選擇的便利。「社區起了一個過濾性的作用,首先住在我們社區裡面的都是經濟收入有一定水平的人,而且現在一般大型的住宅社區都會在廣告中宣揚一種生活態度,所以選擇住進這些社區的人大多都擁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理念,大家志趣相投。所以能夠產生信任。我還沒有考慮到三人未來可能出現糾紛的情況,但是即使有糾紛發生,我覺得大家最終也能和平解決。如果真的因搭檔做生意產生不快,我想我會搬離社區,重新尋找安樂窩。免得大家相見尷尬」。 規矩:開咖啡館每人投入兩萬多元。咖啡館的各項收支都歸三位搭檔平分。 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