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溝渠野釣技巧 [六]

夏秋過渡時期,使用長竿短線釣法,常遇到釣點魚星很多而魚不咬鉤的現象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:有時問題出在溫度、氣候、或是釣餌和釣法上。然而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卻被很多釣魚人誤認為正常,甚至認為某些天氣魚就是不肯後是可能咬鉤的,尤其是在氣候反常的時,把魚不肯咬鉤的原因歸結到溫度或是釣餌上。然而筆者根據多年的垂釣實踐卻發現,很的多的時候並非如此。在遭遇到這種情況時候,釣者如果能夠積極的採取主動,嘗試各個泳層或積極更換釣組,改變戰術,將死餌變活餌,魚還是會咬鉤的。

  辦法之一:試釣各個泳層。夏秋之交早晚溫差較大,天剛放亮時,魚大多數都潛在較深的水下,這時施釣咬鉤率較高,但一到上午9~11時,伴隨日照的加劇,溫度上升使水體上下出現明顯的溫差,有趨溫習性的魚就會趨溫上浮,或懸浮在釣點的上方,這就需要釣手懸鉤試釣不同的泳層,以找出魚實際底浮的高度,將鉤餌穩定在魚的視線之中,一旦找準魚所上浮的泳層,通過逗口魚仍是會咬鉤的。然而能導致魚改變泳層的原因不僅僅只局限在溫度上,輕度缺氧和水體上層有魚類可食的餌料時,魚也會離底上浮,因此,垂釣時魚不咬鉤就應嘗試釣不同的泳層,針對不同的魚情採取逗鉤、拖鉤、引鉤等不同地手段誘其咬鉤。

  辦法之二:釣窩點之外。有很多的時候為了能釣獲更多的魚,有不少釣友喜歡採取打大窩打重窩的方法來誘魚。殊不知,誘餌多了,並不是一件好事情。雖然大量的誘餌可以誘來很多魚,但是魚多了咬鉤頻率卻下降,眾多的魚集中在一起,時常會蹭線蹭鉤影響魚訊的識別,加上魚與魚之間的爭餌會頻頻出現假信號,使空竿頻率上升,窩裡有魚星卻無魚咬鉤時。你不妨將鉤餌拋至窩點之外,以便施釣窩的點之外的魚,如用提竿的方法使鉤餌懸浮在離底的位置,或是不停地拖帶,加強鉤餌的誘惑力,就可以改善上魚不佳的情況。

  辦法之三:換餌改釣組釣餌。窩裡有魚星卻無魚咬鉤,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餌料可能不適應魚的口味,或是魚從未食過這種餌(魚對餌有認熟不認生的習性),應考慮到改換釣餌,或在魚餌中添加腥味或香味來刺激魚的感官,激起魚的食慾,直到魚開口咬鉤。但需注意不同地方的魚口味是不一樣的,不同的魚種口味也是不一致的,不要在某一個地方用某種餌釣得好,盲目地迷信這種餌的作用,換個地方釣魚,就算魚不咬鉤也認為問題不是出在釣餌上,這樣做法是錯誤的,在確定可釣的對象魚中有不少魚是沒有咽齒的,魚餌太硬不適合這類魚的口感,適口性差,魚就不愛咬鉤。故此開餌時,盡可能將釣餌調得稍軟一些,這對多上魚是有幫助的。此外,魚對釣線還有一定戒心,在常見魚中,除草魚、青魚、黃顙、鯰魚等魚種不在乎線徑的粗細,鯽魚、鯉魚是有認線的說法,在能確定釣點內有鯽魚、鯉魚時,不妨換一根線徑較細的線或小鉤試試。這樣的嘗試可為你增加釣獲。再者魚在水中的分佈不可能是機械的,均勻的,在一處無魚咬鉤的地方不要死守,換一個地方就可能就會柳暗花明。當魚咬鉤遲緩時,可適當地將鉤餌拋遠一些,(過釣點)或是拋近一點,(不超過釣點),或許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。

  辦法之四:試釣深淺不同的釣點。魚不咬鉤時換釣點是大多數釣友慣用的技巧。但是為什麼有時換了好幾次釣點魚照樣不愛咬鉤呢?分析原因:可能換了經常幾次都屬於同樣類型的釣點。溫度一樣,深淺一致。釣點是分多種類型的,如深水、淺水。深水有草、淺水有草、進水口處、樹蔭下……無論條件怎樣,總會有一種類型的釣點是適合當天釣魚的,所以換釣點時要換成不同類型的釣點。深中找淺,淺中找深找出符合當天氣候,符合魚類生活習性的地方。
返回列表